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师生参加第八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28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田梓翰 陈颖钰)第八届全国人兽共患病暨同一健康药物研发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4月25—27日在南京紫金山庄金陵楼举行。大会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地方病协会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主办,面向公共卫生、兽医科学与药物研发三大领域,持续三天的学术交流吸引了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全面聚焦“同一健康”框架下的人兽共患病防控与新药创制。

    26 日的主旨报告环节气氛热烈:徐建国院士系统梳理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学前沿动态;陈化兰院士更新了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态势及疫苗策略,,两位院士的高屋建瓴之作为大会奠定了跨学科、重转化的学术基调。随后展开的特邀报告同样星光熠熠:陈启军教授展示了以酮体代谢抑制疟原虫繁殖的新思路;焦新安教授从“One Health”视角阐述了沙门氏菌全链条防控策略;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则聚焦蚊媒病毒的突破性感染机制。紧接着,万康林研究员介绍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发进展,朱同玉教授回顾并展望噬菌体治疗在中国的历程与前景,冯耀宇教授剖析微小隐孢子虫毒力的遗传决定因素,周晓农研究员聚焦热带病防治中的全健康理念,王冉研究员分享家禽致病菌风险评估及生物防控探索。

    在人兽共患细菌病专题,华中农业大学郭爱珍教授的学术分享格外吸睛。她团队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 筛选技术阐明牛分枝杆菌PPE9通过解除转录因子PRDM1抑制、上调宿主因子ENPP3,并进一步降解胞外ATP以抑制P2X7R-自噬通路,从而增强病原在宿主细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该工作不仅揭示了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新靶点,也为牛结核和人结核联合防控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潜在策略。

    大会特别设立了研究生专场,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舞台。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田梓翰汇报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牛布鲁氏菌病传入风险评估”,通过情景树模型量化识别活牛调运环节的关键风险节点,并提出了在无疫区建设中强化溯源监管与集中隔离检疫的实证建议;该研究成为政策制定部门关注的焦点。与会的其他同学围绕支原体肺炎炎症机制、奶牛布病人畜传递路径、地区人畜共患病流行趋势等议题,同样展现了扎实的技术方法和跨学科视野,为大会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

    在分会场的连续讨论和现场实操培训中,参会代表就“两病”快速诊断、噬菌体治疗、耐药基因传播、蝙蝠源病毒生态以及寄生虫-宿主互作等热点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了基础研究成果向现场防控和产业应用的加速转化。通过本次大会,学界与行业进一步凝聚了以同一健康理念统领人畜共患病综合治理的共识,也为未来跨部门、跨学科协同攻关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平台基础。

    (郭爱珍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

    (田梓翰博士生在研究生会场进行学术分享)

    (华中农业大学团队与陈化兰院士合影)

    (华中农业大学团队与金宁一院士合影)

    审核人:郭爱珍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