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帅)8月5日至8月10日,为深化高校学子对农牧产业前沿动态与乡村振兴实践的认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全国多所高校学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从职场经验交流到基层乡村调研,再到企业智能展厅探访,全方位解锁农牧行业“科技赋能、产业兴农”的多元面貌,让学子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坚定使命。
参观FPF智能展厅:学习并了解企业先进发展模式
8月6日,实践团走进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港总部的FPF(Future Pig Production)智能养猪体验中心,沉浸式学习农牧企业“数智化+绿色化”的先进发展模式。
展厅内,自研AI超声一体机的实时监测通过超声波技术精准测量母猪背膘厚度,数据同步上传至云端后,算法会根据母猪孕期、体重等参数生成个性化饲喂方案,误差可控制在20克以内。在AI助力下,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能超32头。同时FPF未来猪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从母猪配种、仔猪繁育到育肥出栏,所有数据均实时上传云端,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远程调控设备、查看生产进度。
这些先进技术让实践团成员彻底打破了“农牧=传统”的刻板印象,也深刻理解了“先进发展模式能为行业带来的变革力量”。
深入基层:了解乡村在企业带动下的发展
8月7日,实践团前往贵港市新龙塘屯“扬翔新村”,实地调研企业带动下的乡村振兴实践成果。 当实践团成员走进新村,昔日零散的围墙、猪舍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宽敞的“同心园”广场、充满民族风情的民族团结大舞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的积极建设,同时这也是企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实践典范。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新龙塘屯先后引进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养殖基地、“蟹贵族”大闸蟹养殖基地、贸兴农业火龙果种植示范园三大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土地流转面积超800亩。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巨大贡献。
从“环境美”到“产业兴”,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企业与乡村的协同发展活力,也认识到农牧产业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更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走进职场:与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
8月8日,“扬青春,畅未来”主题夏令营职场分享会如期举行。本次分享特邀多位从各高校毕业,现任职于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学长学姐,以“过来人”视角为在场学子搭建起“校园到职场”的沟通桥梁。
分享会的互动环节中,学子们围绕“农牧行业就业前景”“跨专业适配岗位准备”等问题积极提问。针对“就职岗位晋升前景与周期”的疑问,罗妙解答道:“农牧行业岗位晋升路径清晰,以生猪养殖为例,生产管理线可从生产主管逐步晋升至场长、大区经理;经营管理线可从业务专员晋升到分管业务中心总监 。”她指出,进入行业三到五年的从业人员被提拔的比例高达80%,能力优秀者3-6个月即可晋升中层管理,2年内可晋升生产场长。”
这场面对面交流,不仅消除了学子们对农牧职场的陌生感,更让实践团成员明确了“以专业能力适配行业需求”的学习方向,为未来职业规划注入清晰思路。
审核人:程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