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艾薇)8月1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贵州厚全集团实践团,走进贵州六盘水厚全集团鸡蛋生产车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中的“蛋鸡养殖与产业发展”主题活动。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李建刚老师带队讲解,为成员们剖析鸡蛋品质与养殖技术的关联,成为此次实践行程中聚焦产业细节的关键部分。
活动从厚全集团特色产品双黄蛋切入,直击养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李建刚介绍,印有“天生双黄,好事成双”标语的双黄蛋礼盒是厚全特色产品之一,其形成源于两个卵黄同时进入输卵管,而鸡蛋生产车间通过对桃花鸡实施强制换羽、每日延长光照等技术调控,使双黄蛋产出率保持稳定,这正是精准养殖技术对产业价值的直接赋能。
从特色蛋延伸至品质管控,李建刚展示两枚软硬不同的软壳蛋,让成员触摸感受卵壳膜包裹下的蛋液流动。他进一步解析,软壳蛋的产生与饲料钙磷失衡、蛋鸡应激、输卵管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鸡蛋生产车间通过定期检测饲料营养、优化养殖环境等措施控制其发生率,不合格蛋均按防疫要求高温销毁。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养殖技术对品质的保障作用,也展现了产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
最后,面对大小悬殊的鸡蛋及形似腰果的畸形蛋,李建刚将其与养殖管理细节相联系:蛋鸡换羽期饮食不足、个体生理差异均可能导致产蛋异常,而鸡蛋生产车间通过记录每栏产蛋数据建立的畸形蛋预警机制,正是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蛋鸡健康状态的动态监测。
实践中,成员们触摸刚产出的鸡蛋,蛋壳留存的温度成为最直观的纽带——它连接着蛋鸡生长状态、养殖技术调控与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实践团成员余婧坦言,一枚鸡蛋从产出到成为商品,背后是对蛋鸡生理需求的精准把握,更是专业知识在产业中的落地实践。作为系列实践的重要组成,此次活动让团队深刻认识到,畜牧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扎根实验室的理论积累,更需要深入生产一线的实践洞察。未来,他们将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为产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审核人: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