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蜗行慢爱,星亮人间: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武汉蜗牛社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王宇霖)8月4日至10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武汉市蜗牛社区暑期实践团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蜗牛家园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生活照料、课程教学与情感陪伴,助力孤独症儿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搭建起高校学子与特殊儿童群体间的关爱桥梁。

以耐心浇灌成长 用陪伴点亮微光

实践团成员每日清晨协助孩子们完成洗漱、穿衣等生活起居流程,通过分解动作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晾衣服、叠衣物等基础生活技能。在劳动课上,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参与摘菜、清洗餐具等家务劳动,部分孩子从最初的动作不协调到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任务。体育课上,队员们设计蹲起、跑步等适应性运动,既锻炼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也通过互动游戏增进信任。

“当孩子第一次准确叫出我的名字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实践团成员李同学表示。经过一周相处,孩子们逐渐从最初的警惕疏离转变为主动亲近,不仅会分享零食,还会在散步时牵住队员的手,用肢体语言传递依赖与信任。

课程创新显温情 知识传递伴成长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实践团联合蜗牛家园教师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音乐课上,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敲击非洲鼓、学唱《小螺号》,通过节奏训练提升专注力与身体协调能力;语文课上开展《静夜思》默写练习,结合图画辅助理解古诗意境;自然认知课上,队员们借助实物教具引导孩子们认识农作物,激发探索兴趣。

在最后一日的音乐欣赏课上,队员用钢琴即兴演奏、教师以口琴吹奏《弱水三千》,悠扬旋律中,孩子们自发拍手跟唱,家长们在场边记录下这一温馨时刻。“这些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敏感度,他们的笑容是最真实的反馈。”家园保育员杨老师评价道。

离别不说再见 爱与希望永续

8月7日实践活动收官之际,队员们收到了孩子们用彩纸绘制的图画,画面中歪扭的线条勾勒出“哥哥”“太阳”等元素,质朴笔触间满含童真。离别时,一名孩子突然喊出队员昵称,让强忍泪水的队员脚步微顿,却终未回头——正如实践日志中所写:“我们是过客,但爱会成为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继续生长。”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个性化陪伴,更让队员们深刻理解特殊教育的意义。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团队将持续关注蜗牛家园需求,通过线上资源共享、定期回访等方式,将短期实践转化为长效帮扶机制,让青春力量持续温暖“慢行者”的成长之路。

审核员:周吉隆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