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聚焦基层防疫与产业发展:华农学子专访养猪职业经纪人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黄宇翔)8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湖北省动物疫控中心暑期实践团,携手多方力量前往宜都市姚家店镇长岭岗村,开展非洲猪瘟防控专项调研。此次调研以生猪贩运环节为核心切入点,通过与当地资深猪职业经纪人的深度对话,精准捕捉基层生猪流通的一手信息,为完善区域防疫体系、推动畜牧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实践依据。

本次调研得到多方协同支持:长岭岗村村总支书记王娇丽做好前期联络与场地协调,保障活动顺利推进;实践团联合湖北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裴洁和胡立学两位老师、宜都市疫控中心主任杨风帆、华中农业大学黎璐副教授组成专项访谈组,形成 "高校实践团队+地方防疫专家+基层管理干部" 的联动模式,并提前制定涵盖从业信息、产销链路等四个维度的21项结构化问题提纲,确保信息采集全面精准。访谈对象谭德平是当地有代表性的猪经纪人,从业17年来积累了稳定的客户与渠道,主要贩运适应鄂西环境、符合本地消费习惯的土杂猪。

在访谈环节,调研组围绕贩运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展开细致访谈,在详细了解贩运全流程后,发现了两方面需要优化的细节。一方面,在进货操作环节,谭德平表示:“我们进货的时候,会在猪圈外用竹竿扒一扒猪,来看看猪有没有活力。”这种操作未配备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基础防护用品,存在病原交叉传播风险。另一方面,运输车辆的消毒环节尚有完善之处,谭德平表示:“每次运完猪,我都去洗车店里洗车,并没有使用专业消毒剂。”调研组了解到,目前车辆消毒主要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简易处理,未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专用消毒剂,且消毒范围主要集中在货厢内部,轮胎、底盘、驾驶室底部等易附着污染物的部位未纳入常规消毒流程位。

针对上述问题,湖北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的裴洁老师指出:“生猪贩运作为串联养殖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其生物安全管理状况对区域疫病防控成效有着密切影响。”考虑到基层经纪人在操作规范方面存在的共性提升空间,与农户的饲养习惯息息相关,她建议通过技术指导培训、操作流程细化、加强屠宰销售时的人员防护等措施,循序渐进地推动相关工作改进完善。

此次专项访谈全面呈现了生猪经纪人的行业生态与操作细节,为基层防疫工作提供了具体改进方向。实践团表示,将基于本次调研结果,联合专业团队整理形成《生猪贩运环节生物安全风险清单》,并协同地方畜牧部门开展针对性培训,推动防疫知识与规范操作在基层落地,助力构建更安全、高效的区域生猪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审核人:黎璐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