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把脉生猪屠宰,共筑非瘟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雷穗萍)2025年8月7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湖北省动物疫控中心暑期实践团在湖北省宜都市姚家店镇长岭岗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围绕“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与屠宰环节生物安全”主题,对当地个体屠宰户曹礼国开展交流访谈。实践团旨在了解个体屠宰户的屠宰模式及消毒设备使用情况等,为团队后续提出针对性防疫建议提供基础数据,助力非洲猪瘟防控覆盖生猪养殖全链条。

实践团成员舒艺璠、汪子系、雷穗萍等3人以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问答方式与曹礼国展开访谈。南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瑜章、湖北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裴洁博士、胡立学老师、宜都市疫控中心主任杨风帆、长岭岗村村委副书记王娇丽共同参与,为现场访谈提供协助与指导。

访谈由经验丰富的徐瑜章副主任开启,他问:“曹老板,这几年的生意怎么样啊?”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访谈组和曹老板的距离。曹礼国向众人介绍,自己主要承接“杀年猪”业务,过去市场行情较好的年份,一年能屠宰三四百头猪,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他的作业模式是驾车携带刀具、挂钩等工具,直接前往养殖户家中进行屠宰操作。当湖北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裴洁博士追问其工作服是否为白大褂时,曹礼国解释道:“不是白大褂,是防水皮质工作服,外加胶鞋。”

随后,舒艺璠针对屠宰流程进一步发问。曹礼国表示,杀猪前会通过肉眼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判断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猪存在异常,他会立即拒绝屠宰。关于屠宰工具的消毒,他透露每次使用前后仅用沸水冲烫,并未使用其他消毒药剂。当徐瑜章老师问及他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时,曹礼国的回答简洁明了:“知道会发烧,还会传染。”

访谈结束后,裴洁博士在与实践团的交流中强调:“个体屠宰户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责任重大,要提醒他们严格落实屠宰工具及自身的消毒工作,避免人员成为流动传染源。”

此次实践团的访谈活动,不仅为团队后续的防疫建议提供了珍贵的一线数据,也让团队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了基层一线的实际操作,助力其逐渐成长为扎根基层、着眼乡村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兽医人才。

审核人:黎璐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