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华中农业大学实践团探秘金华火腿产业链:从种源保护到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刘唯 摄影:刘唯)2025年8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暑期实践团赴浙江省金华市开展“从种源到餐桌”特色产业调研。在雷明刚教授带领下,9名学子相继走访国家金华猪保种场与金华火腿博物馆,解码地方猪种保育与非遗技艺融合的创新范式。

作为国家级金华猪保种基地,加华种猪有限公司完整保存着9大血统的核心种群。总经理华吉琦介绍,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企业实现了种猪系谱三代可追溯,为"金华两头乌"的种质纯度提供科技保障。“这些皮薄骨细、肌间脂肪达5.2%的优质种猪,是成就火腿四绝品质的先天密码。"雷明刚教授在种猪展示区向学生强调。

在金华火腿博物馆,总工程师马晓钟揭开千年工艺的神秘面纱。当演示到"修胚定型"工序时,他手持特制弯刀三秒剔除多余脂肪:"现代激光测厚仪将腿胚脂肪层精准控制在3毫米内,比老师傅凭经验操作合格率提升35%。"

馆内智慧展区更展现科技赋能成果:恒温发酵房通过物联网技术,使传统8个月发酵周期缩短至180天;近红外光谱仪实时监测287种风味物质变化;"一腿一码"追溯系统覆盖从养殖场到餐桌的22个关键节点。"这套智能系统让百年老味道稳定传承。"马晓钟扫描火腿二维码,屏幕上立即显示生猪父系基因序列。

在百年火腿木架前,实践团目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左侧是遵循古法悬吊的陈年火腿,右侧陈列着运用真空微发酵技术的新产品。"保种场守住生物基因,博物馆激活文化基因。"学生王厚清在实践笔记中写道。雷明刚教授则指出更深层联系:"我们正在建立猪种基因与火腿风味的关联模型,例如发现FABP4基因表达量与火腿香气强度呈正相关。这种‘科技+文化’双驱动模式,为全国200余个地方猪种开发提供新思路。"

目前,金华市已形成"保种-加工-文旅"三位一体产业链,2024年带动农户增收2.3亿元。实践团将参与开发《传统肉制品工艺学》虚拟课程,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

审核:雷明刚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