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童手绘乡野:牧医阳光支教队带领儿童用画笔为家乡“植”下环保理念

发布时间:2025-08-01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刘志建 摄影 蒲佳禾)七月的麻城长岭关村,乡间小路旁新竖起了一个个特别的木牌:有的画着咧嘴笑的垃圾桶,旁边写着“垃圾宝宝要回家”;有的画着滴着水珠的小草,配文“小草喝饱水,笑脸向太阳”。这些由村儿童创作的木牌,是华中农大牧医阳光暑期实践队以“儿童乡建”为主题行动的成果——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对家乡的热爱,用童言传递环保理念,让乡间多了一道充满童趣的文明风景线。

手工课上的“环保灵感”:木牌里藏着孩子的乡土情

“老师,我想画奶奶家的菜地,虫子总来吃菜,但我不想用农药。”在台子塆小学的手工课上,熊烨拿着画笔说道。这堂专为“乡建木牌”准备的课程上,支教队员郑佳怡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你们觉得家乡哪里需要‘帮忙’?”

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却饱含真情:童文曜画了一只扛着垃圾袋的小熊,说“让小熊帮我们捡垃圾”;熊馨在木牌上画了条歪歪扭扭的小河,旁边写“不向河里扔东西,小鱼才会吐泡泡”。支教队员赵康杰耐心陪着打磨细节:把“别乱扔垃圾”改成“垃圾有个家,别让它迷路”,将“爱护花草”变成“小草怕疼,轻轻绕过它”。当木牌陆续完成时,每一块都清澈地映着对家乡的珍视。

诗画展上的“小讲解员”:童言童语说动大人心

7月26日的诗画展上,这些环保木牌成了最特别的“展品”。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木牌插到校园通往乡村大舞台的路边,熊正凯捧着自己画的“会生气的大树”木牌,认真地向围观的家长解释:“树被砍了会生气,就像我们丢了玩具会哭一样。”

家长们被孩子的真诚打动。有位爷爷当场拍下木牌上的“秸秆埋进土里当肥料”,说要回家告诉村里人:“这是娃娃们的主意,准没错。”

从课堂到乡野:让环保种子在土地里发芽

“孩子们的画里藏着最朴素的生态智慧。”支教队员郭晋绵说。这些木牌没有生硬的标语,却用“童言童语”打通了环保理念与乡土生活的连接:画着鸡群的木牌写“鸡粪别乱堆,肥了菜园子”,画着星星的木牌写“晚上少开灯,星星才出来”。

如今,这些木牌仍立在长岭关村的路边、田埂和小河旁。郑薇薇每天放学都会去看看自己的“小熊木牌”,要是发现旁边有垃圾,就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熊梓婕的奶奶真的学着用草木灰给菜地驱虫,说“要听娃娃的话,让菜长得干干净净”。

支教队员们说,这场“儿童乡建”行动,从来不是让孩子“完成任务”,而是相信:当孩子们用画笔守护家乡,用语言说服长辈,环保就不再是口号,而是会变成一代传一代的乡土习惯。就像木牌上那行稚嫩的字写的:“我们的家,要像春天的花一样漂亮。”

审核人:程唐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