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仲琛 摄影:王仲琛)2025年7月24日,王仲琛走进北京汽车博物馆,围绕博物馆安全运营与观众便捷体验两大核心,在安检与售票岗位间无缝切换,在实践中感悟责任、收获成长。
上午开馆,王仲琛便精神饱满地投入安检岗位工作。面对络绎不绝的入馆观众,他坚守在安检通道旁,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其职责远不止引导秩序,更关键的是协助工作人员对观众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识别并规范存放各类危险物品。对于需要暂存的物品,他认真登记信息,协助观众完成规范存放流程,确保每一件物品都得到妥善处理。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王仲琛深知“安全无小事”,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博物馆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安心开启探索之旅。
下午,王仲琛的身影又活跃在售票区域。岗位虽变,但服务的热情与细致丝毫未减。他迅速转换角色,积极协助售票窗口工作。面对不同需求的观众——有初次到访的游客咨询票种信息,有家庭观众询问优惠政策,有需要帮助操作自助购票机的老人——王仲琛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清晰解答。他熟练指引观众排队,协助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核验,并主动为操作自助设备有困难的观众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从选择票种到扫码支付,每一步都细致入微。一句句“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请这边稍等”“我来教您操作”,化解了观众的疑惑,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让冰冷的购票流程充满人情温度。他成为连接博物馆服务与观众需求之间的“暖心桥”,确保观众顺畅便捷地获取参观凭证。
回顾充实的一天,王仲琛感触良多:“上午在安检口,我深刻体会到公共安全背后是无数细致入微的规范操作和默默坚守;下午在售票处,则让我直接感受到服务他人带来的满足感。无论是守护安全底线,还是传递服务温度,都需要用心用情。” 他表示,这种在不同岗位上的切换体验,不仅锻炼了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更让他对公共服务行业的辛苦与价值有了切身的理解和尊重。
王仲琛同学当日的实践,是华中农业大学学子投身社会、服务基层的生动写照。他以实际行动证明,青年学子不仅能学好书本知识,更能俯下身来,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发光发热,用青春的汗水守护安全、传递温暖,为保障大型公共场馆的有序运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核人:程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