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牧医阳光暑期实践队重走长征路:以信仰之力淬炼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8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周雅溪 摄影:刘志建)7月24日,麻城市长岭关村的崎岖山道上,一群身着褪色蓝灰色“红军服”的年轻身影格外醒目。华中农业大学牧医阳光暑期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活动,从东山英烈墓的纪念碑到“张体学养伤洞”旧址,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革命热土,汲取奋进力量。

清晨,队员们在长岭关村村部门口集合完毕,整装待发。抵达烈士纪念碑处时,朝阳初升,队员们肃立默哀,向革命英烈致敬。

队伍继续向前,抵达山林中的“张体学养伤洞”旧址。追溯历史,革命战争年代,原湖北省首任省长张体学誓死保护公款受伤后曾被当地人称“漆大嫂”的冒死救护后在此洞养伤,经历过一段传奇的红色故事,所以现在人们又叫藏龙洞为“红军洞”。如今,“红军洞”早已成为湖北省麻城市的长岭关村吊桥沟风景区的黄冈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在洞口,队员们屏息凝神,认真聆听当地村民讲述此地的革命往事,亲身感受洞内空间的狭小与环境的艰苦,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军在极端条件下所展现的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生动的讲述,让“艰苦卓绝”四个字不再是课本上的概念,而是化作切肤的感受,直击心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去。

“每一步攀爬都让我真切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队员文晗康望向身上的红军服,语气凝重,“这身衣服穿在身上,才真正感觉到它承载的重量,这是责任,是传承的使命。”

长岭关村党支部书记熊德平提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徒步,而是行走在大地上的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让年轻人亲身走一走红军路,听一听真实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华中农大牧医阳光暑期实践团队的长岭关之行,是一次对革命足迹的追寻,更是一次对青春担当的淬炼。将“红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青春与学识融入广袤的乡村热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无数年轻人奋力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崭新青春篇章。

审核人:程唐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