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触摸时光纹路,探寻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覃雅楠希)2025年7月1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暑期实践团队的6名队员,前往由融安县老火车站改造而成的历史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在百年铁轨旁的历史遗存间,探寻融安的文化根脉与历史传承。

这座转型为博物馆的老建筑,静静陈列着融安的过往。馆内藏品丰富多样,不同时代的铜币、纸币依次排列,从斑驳铜锈到平整纸面,见证当地经济形态的变迁;出土于融安县大巷安宁村的南北朝时期石俑、石器,线条间留存着千年前工匠的巧思,展现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本地苗族、瑶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色彩浓郁、绣工精巧,纹样中蕴含民族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基因;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安赛龙舟”的相关展品,虽无声却似有鼓声阵阵,彰显融安人奋勇争先的精神。

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对馆内展品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感触颇深。一位队员表示:“这些文物与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声筒’。透过它们,能直观了解先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与审美取向,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油然而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文化认同感。”

据了解,该博物馆传递的理念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实证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资政育人,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力量。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后对此理念有了深刻体会,认为博物馆为当下与未来锚定了文化坐标,用文物筑牢文明根基,方能更好地书写文化未来。

此次博物馆之行,让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与历史延续的意义。队员们表示,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既是融安的“过去式”,也是滋养当地发展的 “进行时”。这次行走不仅是看过的老物件,更是触摸到了一座城的文化脉搏,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智慧与精神,会像融江的水一样,持续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生长。

实践团队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传承的理解,继续关注融安正在发生的 “新故事”,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历史从不止于过去,它永远在当下的创造里,走向更远的未来。

审核人:汤克颖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