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雪)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黄冈市食品安全调研”暑期实践团走进黄冈市某街区及商业街区,开展以“聚焦食品安全,倾听大众声音”为主题的随机路人采访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与不同群体的面对面交流,旨在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关注重点及实际需求,为后续针对性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提供现实依据。
实践团提前设计了涵盖食品生产、消费、监管等多维度的采访提纲。抵达目的地后,团队分为两组,分别深入街区便民摊位、商业店铺周边及人流集中的街角,主动与过往路人沟通交流。夏日的街区气候适宜,摊主的吆喝、行人的笑语交织成热闹的市井图景,实践团成员带着真诚的微笑上前询问,受访者们也纷纷敞开心扉,分享看法。
在一家卤味摊位前,卖卤鸭货的摊主正忙着给顾客打包,听闻实践团的采访主题,他擦了擦手,笑着接过问卷。“咱干这行的,食品安全就是生命线啊。”作为从业者,他指着摊位上的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介绍,每天进货都会查验供货商资质,操作时戴手套、勤消毒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自己卖的东西,不光要对顾客负责,更得对自己的招牌负责,毕竟大家吃得放心,生意才能长久。”话语间,难掩对职业操守的认真。
转过街角,带着八岁女儿在店铺旁休息的王女士正给孩子递水,听到实践团关于食品安全的采访,她坦言,每次挑选儿童食品都会仔细看配料表,添加剂多的坚决不买,“孩子肠胃弱,食品安全是底线,就怕一不小心吃坏了身体。”字里行间,满是为人父母对孩子健康的牵挂。谈及偏好的食品安全科普方式时,小女孩笑着表示:“更喜欢有趣的形式,比如动画片或做游戏,那样更容易记住。”孩子的童言为我们未来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贴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接受习惯,才能让科普更有实效。
采访中,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着每位受访者的表述,从从业者的操作规范到家长的育儿顾虑,从孩童的直观感受再到普通市民的消费习惯,不同视角的声音汇聚成鲜活的“食品安全认知图谱”。团队成员表示,这次街头采访让他们跳出课本,真切感受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多元需求,也为后续开展更精准的科普宣传提供了方向。
审核人:许庆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