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明新 摄影:吴瑕 赵精格)7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江西省井冈山市探索红韵“稻”路暑期实践团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首日红色学习和实地教学活动。
上午,“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第三期)开营仪式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综合楼一号报告厅隆重举行。仪式上,井冈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强以《开营第一课: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坚定为国为民的人生志向,弘扬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保持平视世界的自信,以拼搏进取的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

下午,实践团队前往大井朱毛故居。 这里曾是毛泽东起草《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献、朱德部署反“围剿”的场所。1930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国民党以“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的灭绝口号疯狂摧残根据地,大井朱毛故居被焚毁,仅存“读书石”“残墙”“感情树”三件原物。面对残墙上的沟壑与弹坑,实践队员深切体会到革命斗争的残酷与艰辛。故居出口旁,由华中农大与江西省农科院联合指导的红米种植示范田,生动再现历史场景,体现红色传承。
随后,实践团转赴小井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作为红军驻井冈山期间的重要救治点,这里最多可容纳200余名伤员。井冈山中心带班老师、培训班班主任高利剑详细讲解了医院的建造背景、医疗条件、生活状况及英雄事迹,帮助队员们深化对历史的认知。在自主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走进医院旧址,亲身感受艰苦的医疗环境,其表示钦佩红军战士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高昂的革命斗志。
首日实践活动画上句点,红色历史带来的震撼与思考在队员们心中激荡。从开营仪式上的责任嘱托,到朱毛故居里的历史回响,再到小井医院中的精神洗礼,每一处红色地标都在诉说:今日的和平与发展,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与信念铸就。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不仅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要在传承中开拓新局,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续写荣光。
审核人:程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