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彭星锐 摄影:彭星锐)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暑期实践团在武汉市禧乐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实践活动,用音乐为特殊儿童搭建沟通桥梁。活动现场,轻快的儿歌旋律中,实践团成员陈行东轻握一名男孩的手,陪伴其随节奏摇摆互动。无需言语交流,音乐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构成实践团在康复中心持续传递温暖的生动缩影。
继此前开展书写启蒙活动后,当日的志愿服务进一步转向基础能力培养与情感联结。在彩虹班(大班)和太阳班(中班),“大手握小手”成为最动人的场景:志愿者们俯身桌旁,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以温暖掌心稳定他们微颤的手腕,引导笔尖在田字格上留下稚拙却坚定的印记。其中,一名自闭症儿童首次独立写出一句诗歌时,教室内自发响起轻柔掌声,孩子眼中闪烁的光芒,点亮了整个空间。

下午的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带来手工材料,更带来了精心设计的“互动钥匙”。他们准备的环保卡纸可拆卸折纸玩具、小蜗牛、小风车、旋转陀螺等物品,既安全又富巧思,瞬间成为孩子们的焦点。现场,草莓班的孩子们用积木搭建起彩色城堡,太阳班因“小蜗牛”爬行游戏充满欢笑,彩虹班的孩子则在拼装部件中锻炼着精细动作。“每个玩具都针对孩子们的特点特别设计。”团队负责人杨佳明手持可拆卸折纸玩具介绍道,这一细节正是志愿者专业与用心的生动体现。

“最触动我的是小语的变化,”团队成员张春鹏分享,“前几天她几乎回避所有眼神接触,今天玩折纸时,却主动把一根红色卡纸条递给了我。”这样细微而珍贵的互动,如同星光汇聚,成为支撑志愿者们持续投入服务的不竭动力。
此次活动中,华中农大学子以专业为基、爱心为翼,在书写练习中传递耐心,于音乐律动中播撒欢乐,借手工游戏启迪智慧。他们俯身服务的身影,成为特殊儿童探索世界的坚实支点;青春的温度更无声诠释着: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颗独特的“星星”,终将在爱的星河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审核人:程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