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园地

【牧医行迹】青春护航银龄——华农学子社区七日行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陈凤 李珍思 仝迪 摄影:赵佳乐 陈昱萱 张迅雷)2025年 7 月 2 日至 8 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华中农业大学西苑社区社会实践团队,在西苑社区开展了为期七天的 “青春助力·银龄乐享” 志愿服务活动。从需求调研到服务定制、从健康科普到温情陪伴,8 名华农学子用专业与热忱,为社区 24.1% 的老年群体(共计约 1800 人)搭建起一张兼具实用性与温度关爱的网络,让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的愿景在西苑社区走进现实。

需求调研:以数据为笔,绘就服务蓝图

在晨光中的社区广场,实践团成员持访谈提纲与晨练的老人交谈。“想跟外地孙子视频,却总点不对图标。”“下楼倒垃圾怕滑倒,有没有简单的防护法子?”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诉求被一一记录在调研表里。

首日调研数据显示:83% 的老人渴望 “面对面” 学习智能手机操作;67% 的老年人高度关注 “防跌倒技巧”;超六成受访者希望社区多组织健康科普活动。暑期实践团队长动科 2304 陈凤说:“数据背后是真实的生活难题。” 当晚,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调整方案——“明天先帮李奶奶调大手机字体”“套圈区的石子路得提前扫平”,成员们的建议是对需求的快速响应的体现。

多元活动:让健康与欢乐撞个满怀

7 月 4 日的社区小广场被蔬果套圈活动充满欢声笑语。水蜜桃、火龙果整齐排列,老人们带着孙辈投掷圈环。套中的举着 “战利品” 笑开颜,未套中的也能领到两个鸡蛋当参与奖。“既哄了孩子,又领了实惠,这活动接地气!”72 岁的张奶奶边擦汗边说。实践团成员还宣传了后续健康讲座,让 “主动健康” 的理念悄悄住进老人心里。

7 月5 日的中医养生体验则飘起药香。在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文法学院社会学 2301 陈昱萱手持穴位图,详解合谷穴、风池穴的按摩技巧:“按这里能缓解头痛,每天三次,每次一分钟。” 老人们跟着比划,互相纠正姿势。随后的香囊制作环节,75 岁的刘奶奶将艾叶、薄荷等药材填入布袋,缝好最后一针后把香囊凑近鼻尖:“这味道安神,给失眠的老伴放枕头边正好。”

智享生活:手把手架起数字桥梁

7 月6 日的智能手机培训课上,王爷爷举着手机焦急询问:“姑娘,微信缓存怎么清?手机越来越卡了。”成员们备好 PPT十分详尽,涵盖“长辈模式切换”“骚扰电话拦截”等问题,逐项演示后又一对一辅导。针对 “学了就忘” 的问题,他们特意印了图文手册,步骤清晰易懂。

课后,成员们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教学并送上手册。当 81 岁的李爷爷用微信成功接通远方孙女的视频时,眼眶微红:“这下不用等儿女回家,天天能看见娃了。” 数据显示,此次培训直接服务 20 余人,超50户家庭收到的图文手册。

健康护航:把科普送进心坎里

7 月 7 日的慢性病科普课是一场“实用知识交流会”。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科 2304仝迪用通俗语言讲解高血压、糖尿病防护:“降压药别空腹吃,血糖仪数值超过 7 就得注意……” 台下老人掏出纸笔记录,追问到:“南瓜能不能降血糖?散步多久合适?”互动环节持续了近一小时,散场后仍有老人在积极发问学习。患高血压的赵爷爷说:“以前凭感觉吃药,现在知道讲究多了。”他手里的科普手册被折了角,记满密密麻麻的笔记。

温情收尾:照片里藏着七天的故事

在7 月8 日的成果分享会上,展板的照片串起七天历程,套圈时的开怀、做香囊时的专注、学手机时的认真都是珍贵的回忆。一位爷爷在妻子的照片前驻足良久,成员们立刻送上打印好的照片,他轻抚照片喃喃:“她那天笑得像个孩子。”团队还带着照片走访未到场的老人,86 岁的周爷爷接过自己做香囊的照片,小心塞进衬衫口袋:“这是念想,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从需求调研到成果展示,七日实践像一条线,串起青年担当与银龄期盼。正如队长陈凤所说:“我们用专业知识做钥匙,打开老人对健康、对连接、对欢乐的向往。” 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青年与社区的深度对话 —— 青春力量正悄悄改变社区,让银发岁月愈发有滋有味。

审核人:程唐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