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甘宵雨 摄影:任清竹)3月10日上午,动科动医学院于第四综合楼F101开展本科生实验记录专题培训会。会议由任竹青副院长主持,王玉莲教授、周翔教授受邀分享经验。
会议伊始,任竹青首先强调实验记录是学术规范的基础,指出“对待学术就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鼓励学生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反思既往不足,积极学习规范实验记录。对于立志投身科研的同学而言,他特别强调掌握规范的实验记录方法具有战略性意义。
“实验记录是科研工作的黑匣子。”王玉莲以实验记录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指出规范的实验记录不仅能确保科研过程透明、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还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依据。随后,她结合PCR电泳图、HPIC色谱图等实例,详细介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四种实验记录形式,强调实验记录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原则。

谈及实验记录的内容,王玉莲指出,一份完整的实验记录应涵盖实验基本信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及分析等部分。其中,实验材料要明确来源与规格,实验方法应记录操作流程与条件,实验结果必须客观真实,对于异常现象要如实记录并说明处理方式。通过对比优秀与不合格的实验记录案例,王玉莲从纸质、电子、图片记录三个维度,讲解实验记录的规范要求,并针对不同记录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如纸质记录需用统一实验记录本,电子记录要定期备份等。

“实验记录是驱动文章必不可少的关键,是从实验实体升华到抽象结论的桥梁。”周翔同样强调实验记录的重要性。他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及实验室管理文件对实验记录的要求,深入剖析实验记录的基本准则、记录格式、保存与监督要点。就记录方式而言,周翔建议使用日记体记录,该方式有助于清晰呈现实验流程、发现潜在问题,利于实验者自我反思、及时反馈实验结果。
在阐述实验记录内容时,周翔围绕计划、执行、结果、讨论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针对性要求。以病毒感染实验为例,他特别强调制定计划的重要性,指出“所有的事都要做计划”。此外,周翔提醒同学们关注实验记录中的细节,如编码需清晰易懂、图片符合高标准要求、记录要妥善保管等,为同学们规范实验记录提供了全面指导。
审核人:章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