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 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李文涛教授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力决定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李文涛教授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免疫原性及毒力决定机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发表题为“Spike gene variability in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as a determinant for virulence”的研究论文(论文1),以及在Nature子刊npj vaccines发表题为“Safety and efficacy of live attenuated PEDV vaccines for neonatal protec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猪肠道冠状病毒,通过粪口传播。自2010年以来,高致病性的PEDV变异毒株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基于传统毒株的减毒和灭活疫苗对当前强毒力PEDV毒株不能提供有效保护。针对新毒株开发有效的PEDV疫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针对高致病性PEDV毒株的毒力决定机制仍不清晰,限制了弱毒疫苗的开发进度。

李文涛团队成功构建了基于变异毒株的反向遗传学系统,利用该系统评估了S蛋白对PEDV的毒力影响。该项研究中,在非致病性PEDV毒株DR13上分别替换不同PEDV毒株的S蛋白,毒力随之改变。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PEDV毒株S蛋白的功能差异,即受体结合、与宿主蛋白酶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唾液酸的结合能力,对毒力起着关键作用,为PEDV的毒力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另一项研究中,利用反向遗传系统对高致病性PEDV毒株GDU进行编辑,构建多个不同基因组的重组毒并评估其毒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发现删除S蛋白N端结构域(SΔN;19 - 238 位氨基酸)后PEDV毒力显著降低并能诱导高水平特异性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断奶仔猪产生了较强的免疫反应,但用PEDV-SΔN进行的母猪免疫未能通过泌乳免疫保护新生仔猪,表明SΔN在母猪体内的复制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准突变开发更有效的疫苗。该研究为PEDV毒力机制提供了新解释,并提供了开发一种对新生仔猪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的新思路。

图1 重组PEDV的构建策略

图2 基于反向遗传系统构建弱毒疫苗候选株

华中农业大学李文涛教授为论文1和论文2的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默沙东动物健康公司和“健康荷兰”机构资助,感谢乌特勒支大学Berend Jan Bosch博士为本研究提供的帮助。

审核人:李文涛

论文1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jvi.02165-24

论文2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41-025-01195-w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