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宋仁德研究员来院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0-10-25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苏莉)10月24日上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宋仁德研究员应邀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在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102报告厅面向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牦牛的养殖与疾病防控”专题报告。

    报告中,宋仁德结合长期在一线从事牦牛饲养技术指导的经验,介绍了牦牛在青藏高原畜牧生产系统中的重要性,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的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牦牛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与全能性,也是当高原肉牛业发展与牧区扶贫脱贫的重要基础。面对如何养好牦牛发展产业,他认为不仅要考虑到高原特色畜牧业与牦牛生产方式转变和技术的提升,还要思考如何满足放牧牦牛营养需要以及如何进一步作好生态畜牧业牦牛草畜平衡工作,并提出了转变牦牛生产方式的“两点论”——即草蓄营养平衡是保障,高附加值产品是方向。“营养平衡技术”是与家畜品种技术、疾病控制技术并列的三大技术之一,“营养不平衡”则会影响家畜生产性能全面发挥。宋仁德表示,采取适当补饲,如冷暖季补饲技术、早期断奶补饲技术、僵牛补饲技术、短期舍饲育肥错峰出栏技术等,有助于生产优质肉产品,提高养殖效益。针对玉树及高原地区雪灾等恶劣气候下的补饲,要注意草料并举,酌情加减,料后喂水,水不泡料等科学饲喂方式以及忌混群抢食、饿畜猛食等有效的管理措施。他说,就高寒牧区家畜“大灾大损,小灾小损”和“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就是因为没有投入与合理出栏。投入性生产的良性循环是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根本。

    对于牦牛繁育工作中的疾病防控,宋仁德介绍了牦牛常见的炭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疫病,并根据其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对疾病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与防控扑灭措施进行了阐述。此外,就玉树州牧民消毒卫生意识不强而导致牦牛破伤风或其他外源感染,他提到当前该地正通过建立“小手拉大手”的策略来提高发展牦牛养殖,培养懂科学的新一代牧民。

    报告结束后,多位老师及同学就牦牛繁育及相关疫病等问题与宋仁德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