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 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本科生办学特色

发布时间:2015-11-16  作者:  浏览次数: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

进入21世纪,社会对高等农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专业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动力等。要使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在21世纪适应国内外畜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3个符合,一是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相符合;二是要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三是要与专业的特色相符合。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重点定位于 “对口对岗”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专业划分过细的教育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院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了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并在总结教育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研究制定了 “ 三层次六模块”,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科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依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该专业与全校其他专业的公共课打通,淡化专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增设前瞻性课程。五年来的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验能力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质量以及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调查发现,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就业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重视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院历来重视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专业理论性较强,同时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学科,因此我院非常重视教学实习,建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

动物科学专业现有4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饲料研究所、华农预混合饲料添加剂厂、华农实验鸡场和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另外还有7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如湖北省畜牧科研所猪场、湖北省嘉鱼县牌洲湾养鸽场、荆门南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东西湖绿健畜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金水闸养禽厂、金水闸种猪场、湖北省农科院种禽孵化中心。动物医学专业现有2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即兽医院和教学实验动物中心,5个省内教学实习基地,即湖北省九峰野生动物园、汉口明星宠物医院、武昌水果湖宠物医院、武汉市动物园、武汉市新洲区畜牧局;6个省外教学实习基地,全部分布于河南省,即南阳市畜牧兽医院、赵河镇兽医院、汝南市兽医院、漯河市兽医院、西平县兽医院和驻马店市兽医防疫站。20年来,我院从无间断地坚持到河南省基层兽医院以及其他校外实习点实习,并且实习全程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同吃同住,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通过上述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了解动物生产和动物疫病的最新动态,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近些年毕业生的实习情况看,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收获大,效果好,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也非常满意,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供需比为1:6。

三、教学科研互促共进

以熊远著和陈焕春两位院士为核心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师资队伍既是教学的主力军,又是科研骨干。他们在教学中引入科研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向学生传授最新研究方法和技术,在科研中发挥教学上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吸纳优秀学生加入科研团队,锐意创新,形成了科研促教学,教学推科研,教学科研互促共进的可喜局面。

(1)凝练了一支学术和教学团队

陈焕春院士领衔的“农业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研究”团队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团队”,所领衔的“预防兽医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赵书红教授、熊远著院士领衔的“猪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团队被评为“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

以熊远著院士为首的动物科技创新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动物种质改良与创新、重大畜牧生产技术攻关以及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培育出我国高瘦肉率新品种“湖北白猪”(简称“一头猪”)及其品系,获得了以其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畜牧学列第二。

陈焕春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针对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重大动物传染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开展了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致病免疫机理研究,研制与开发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获得了以“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疫苗” (简称“一支苗”)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建设了一批优质的科研基地,并将其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

如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猪场、动物生物制品中试车间等基地为本科生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3年来,每年约有300人次到校内基地,特别是科研实验室,参加毕业实习或科研训练或创新项目研究。乐敏、张亚林同学的科技作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orf5和orf7双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rNE-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获湖北省第五届“挑战杯” 特等奖。

 (3)获得的技术成果用于教学,增添了新的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水平

在充裕的科研经费支持下,我院一直重视以科研促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了一些新的实验,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大量引入实验室的科研结果作为生动例子。学院兽医病理研究室通过对鸡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充分了解其生化特性的基础上,以鸡葡萄球菌为标准实验材料用于微生物生化鉴定实验;在瘦肉型猪屠宰标准制定方面,首先是用现有的屠宰标准指导学生实验,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屠宰过程中的实际数据补充和丰富现有的屠宰标准;在动物疾病诊断方面,我院预防兽医系将建立的猪伪狂犬乳胶凝集试验、传染性法氏囊的ELISA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本科教学;动物遗传育种系借助科研平台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先后将细胞培养技术、引物原位合成技术、二价体带型分析技术等研究技术和成果引入本科教学过程,如将猪的二价体高分辨G带制备和核型分析技术为基础开设了猪的核型分析实验、以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基础开设了狮子山动物多样性观察的实验,以细胞研究国家级课题为基础开设了外周血培养与观察实验。

四. 开门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毕业生综合素质高

(1)引入2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

通过举办企业家论坛、颁发企业奖学金、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和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等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从1994年武汉正大公司第一项奖学金在学院设立以来,目前已经有22家饲料加工和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圠我院设竃奖学金、奖教金,每年总额超过20万元。为了更加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院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奖学金颁奖大会并邀请企业家来校作专题报告,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成功举办了5届“企业家讲坛”,从企业和企业家的角度为大学生的成扅传经送宝。同时通过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或能力培训班等形式,对培养大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2)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科技服务平台     

此外,学院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将科技服务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年上半年召开“全国规模化养猪疫病控制与净化研讨会”,暑期召开“中国奶协奶牛繁殖技术研讨会”,下半年招开“湖北省种猪拍卖展销会”,以及不定期举办“畜牧生产系列实用技术短训班”等形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养殖界人士介绍养殖场经营管理、饲养繁殖、疾病防治、培育优良种畜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交流国内外养殖业发展的新动态,总结成功经验、推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

(3)学生综合素质高 

20090704091527609.jpg 

西部志愿者——赵福兵

学院近三年(2002-2005)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96.33%,98.17%和98.93%。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质量,我院通过走访、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向行业内知名企事业用人单位如山东六合集团、湖南唐人神集团、上海新农饲料有限公司、湖北省畜牧局等我院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我们的毕业生能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与工作环境的关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好,适应岗位工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表明我院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适应能力,综合素质高,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优秀青年志愿者赵福兵,2004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后,参加了由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2005年4月底,病逝于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中学支教讲台上,年仅22岁。共青团湖北省委追授赵福兵“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还有一批在不同岗位上取得丰硕业绩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他们的代表有:

熊远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教授、副校长

曾昭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

傅振芳:美国左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童光志:中国农科院哈兽所副所长、研究员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瑞生 :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俊海:深圳成农集团董事长

……  。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